中国许诺在中东问题上对法国让步,但这种秘密协定是不公开的,在外界,尤其是西方平民阶层看来,那就是法兰西吃了闷亏。
黄祸论的声音再次喧嚣质上,刘暹要为整个国家的外在形象降降温。
两个分封国王的遇袭,足以完成这么个任务。而且燕赵的斯拉夫人大体已经顺服,即使出了国王遇刺这种大事,这里也真正的乱不起来。这里的局面跟南洋和北美是完全不同的。
南洋有四五千万土著,北美也有一两千万土著,他们的反抗意志比现在的斯拉夫人强烈多了。因为他们旁边没有莫斯科这样的政府当邻居,他们的生活也比之原先差劲了很多,他们有着反抗的动力,所欠的可能之时一个火苗!
刘暹绝不会玩火**的。西北北美和南洋,他果断地选择了燕赵。
事情的展也不出他的所料。当燕赵二王遇刺的消息一传开,整个西方世界的报业就疯了一样不住的报道这件事。然后是各种抨击,甚至是不顾事实的捏造传闻。一篇篇荒诞的文字都透漏着一个信息——中国人太苛刻了,逼得伏尔加河上的斯拉夫人都活不下去了,他们只能拿起武器反抗。甚至英国的《太阳报》直接高呼全欧洲的上帝子民对伏尔加河地区的斯拉夫人起捐助,说那里此刻已经遍布硝烟,中国人正在大肆的屠杀着斯拉夫人!
一个国家的良好形象之竖立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但一个国家形象的毁灭可能只需要三五天,一件不大的事情一经放大,就能让这个国家受到全世界的唾弃。
何况中国本就与西方文明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新仇旧恨之下,慢慢的西欧中欧都飞扬着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和千百条与中国现实根本没有半点联系的谣言。
刘暹成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这一张张报纸就比一辆辆坦克都厉害,飞快的摧垮着中国形象的同时,也迅的为中国‘强势’的外观感降温。到了新的一年,欧洲人再提起中国来,有的只是嘲笑和鄙夷,虽然还认为中国的战斗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