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册封为济安伯的罗伊,从宫内出来后回到家,稍作休息,换了身装扮,就乘坐汽车出门了。
他已经退出军队四五年了。年龄大了。再一个是儿子都成年了。他的退出能够更好地让儿子们在中国政治军事两大块上长远的发展。毕竟他是外国人,即使投靠了刘暹,行为举止各方面也都带着深重的西方痕迹,在军队里始终受‘另眼相待’。而他的四个儿子,全部是自小接受中国式教育和生活习惯的熏陶,除了相貌上还带着一代东西方混血明显的特征,言谈举止和思维思考,那都是纯正的不能再纯正的中国人了。他们能很好地融入中国政治军事中去。为了不让他们因为自己的父亲受到‘另眼相看’,早早的退出军队,罗伊一点也不失落。
说真的。他的四个儿子与其在国内,更适合去燕赵和北美。只是罗伊认为,中国本土才是一切新占土地的基石,罗伊家族只有在本土扎下根,他们才会真正的融入到中国的上层社会。
这一点上,毕乃尔与他做了一样的选择。毕乃尔本身是一直跟随者刘铭传,但他的家人,他自己的籍贯,从来都还在安徽。
西什库救世主堂,哥特式建筑。在北京被俗称为北堂。对比一神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这个教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教地,可以追溯到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由于两位一神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的疾病,因而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救世主堂的前身。
到了清朝中叶,民间反对一神教的势力与一神教教会不断发生摩擦,清政府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查封了蚕池口天主教堂,并没收了全部教产。直到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向教会归还教堂的土地。并在同治三年(公元1868年),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原址建立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