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兴。镇守这里的军队更多是汉人组成。善庆战殁后,李平山顺顺当当的就接管了整个宁夏府,成为了甘肃地方派的一员。
秦军往昔跟李平山联系,李平山对秦军来使是客客气气,优待之。但一涉及到实际问题就推脱自己受多隆阿的知遇之恩,如今军门尚在,这个时候就弃清投秦,后世声明尽毁也。
其油滑,推托,可是在秦军里头挂上号了。秦军很清楚这样人想的是什么。但刘暹怎么可能因为小小李平山就改变政策呢。
如今李平山是痛心疾首,整个年节都一直是寝食不安,他正在为自己当初的待价而沽感到无比后悔。
当初秦军虽然占优势,但从京津到甘肃万里之,实在远远。山西那时还握在清军手里,关中也有荣禄等在,怎么看都不是短时间里就刀刃逼身的样,所以李平山耍了一滑头。甚至李平山和他的幕僚们还非常高兴。在他们这些人来看,无论是满清的朝廷,还是旭日东升的大秦,都会因为双方的激战而对自己拉拢有加。
李平山当然不看好满清的未来,所以他怕将来大秦对宁夏玩硬的,自己会一无所有。就铁了心思等着大秦一步步抬高价格,好买个好价,舒舒服服的享受今后的荣华富贵。也为自己的孙后代某个好家势。
只有秦清激战正烈的时候,李平山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而且因为他的出头,李平山还赢得了不少地方派的拥护,李平山就感觉自己又多了分筹码。就更想买个好价钱了。结果让李平山和他的幕僚们万万没想到,这场决战竟然这么快就分出了胜负。半年时间都还少点,满清就彻底丧失了手中的筹码,大秦一统天下不可阻挡。
李平山现在头上顶着固原总兵的帽,这是满清在善庆死后为了拉拢他给的香馍馍。李平山还征召部队,扩军千余人,如今拥兵十二个步骑营头。
算是把总兵的架势给坐到了实处了。可是他屁股都没坐热,大秦就一巴掌拍了过来。将这顶官帽拍扁了,这顶满清给的官帽不值钱了。
五六千外强中干的算什么?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