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总督、巡抚因为兼掌军权,所以也可称为帅。这个在晚清时期尤其盛行,连张之洞都被称为香帅。军门则是对提督的尊称,提督以下的总兵,该尊称为镇台或是总镇。
泰宁是在京八旗新军六镇之一的总兵官。该是被换做镇台。可是长恩称呼泰宁一声军门,满北京的百官黎民,谁也不会跳出来说一个不好的。人家早多少年就是直隶提督了,现在是总兵了。可新军总兵跟旧军总兵是一个档次的吗?
再由,长恩是泰宁身前的老人。
当年林凤祥、李开芳带领太平军北伐大军,从南京一路打到了直隶。钦差大臣讷尔经额率军征讨不利。使得长毛连克沙河、任县、隆平、柏乡、赵州、栾城,还有传言说是长毛前锋到了定州。
定州距离京师不足三百里。自然京师震动了。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第二天就派镶白旗蒙古都统僧格林沁率兵数千到京南防堵。
而同时的。在京的八旗兵们也开始临阵磨枪,把丢在床下不知道多少年的刀枪棉甲找了出来。一个个临时抱佛脚。
长恩那是后只是一个小兵,泰宁是参领,都成了抵挡长毛的八旗忠勇之一了。也从那个时候开始,长恩就是泰宁的部下了。
太平军东进,克深州到泊镇,沿着运河北上,连克沧州、青县、静海,前锋抵达天津府西郊,小战不利后全军屯踞于静海、独流。
僧格林沁正要将长毛赶回老家,跟在长毛屁股后面打转的钦差大臣胜保率军而来。两项汇合,师老兵疲,有无粮草后援的北伐军最终覆灭。泰宁、长恩都属于手快的,让他们抓着了功劳,各升了一级。
等到咸丰八年,大沽之战报捷的时候,泰宁已经跳出了八旗的圈圈,被调任绿营副将,长恩那时跟着泰宁做千总。僧格林沁打赢那振奋满清人心的一战时,泰宁、长恩就在后面摇旗呐喊,这也是有功劳的。
第二年,英法联军卷土重来。满清遭殃了。先是三千蒙古精骑覆没于新河(活的只有七人),接着八里桥一战僧格林沁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