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蘅【宝鋆字】,我们现在还是有利的,洋人跟刘贼有利益冲突,他们要靠咱们来压翻秦军。这就是咱们强硬的资本。弱国的外交一味强硬当然不行,可是务求实利却是谁也摸不到咱们的。跟洋人谈判的时候要放下架子,少图虚名。知道了吗?‘
恭亲王这个时候绝对比原时空里的他要对西方世界更加了解。也因此对大公报上宣扬的弱国无外交嗤之以鼻。要是弱国真没外交,那么欧洲那么多小国弱国还要外交部做什么?其实外交无论强弱都可以搞好,问题在于摆正位置。弱国有弱国外交政策,强国有强国的外交政策,各自追求不同,但都必须要务实,不能追求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否则的话,无论强弱,都没有办法搞好外交的。
大清之前跟洋人打交道。很时候还在自持大国身份,不能把自己摆到弱国的地位上。不去主动地沟通那些强国,等到有事的时候就孤立无援,最后洋人一发飙。一份丧权辱国的协定大清就要签!要是早能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看做低人一等的二流国家,交好洋人列强中几个次一等的存在,就像刘贼交好德国、美国。又不强硬开罪英国,只得罪法俄。后两者就奈何不了他么!
虽然奕?知道这中间有刘暹自己的武力在做后盾,但这个外交思路是可行的。我大清拿来用了。效果即便虚弱一些,也比现在的外交策略强的多。
宝鋆从恭亲王那里出来,很快就见到了郭嵩焘。
‘伯堔,这次出访欧洲,除了英国之外,法国和俄国都是交涉的重中之重!‘
宝鋆已经看完了郭嵩焘的出访计划书,眉头紧皱起来,有些不满意。郭嵩焘太把英国的位置抬高了,眼睛里面就只一个大英帝国,顶多还有个法兰西,对德国、俄国、奥匈和意大利四个列强都过于忽视!
是的,现在满朝文武对俄国人都很有意见。你说你一个出钱少,支援军械少,还在西面跟奥斯曼土耳其要见仗大打出手的国家,一开口就是整个伊犁河谷,实在太贪婪了。
清廷的王公大臣现在都知道俄土之间的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