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日后的时间里大放光彩。可惜。缅甸始终是英国人嘴边的一块肥肉。在垂涎欲滴的英国人面前,敏东再是发展自己的力量,也只能勉强维持着缅甸的独立。
而且在六年前,也是西历1866年,贡榜王室发生了激烈的宫廷争斗。因为不满父亲敏东王指定了叔叔加囊亲王为王储,敏东的两个儿子于八月里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加囊亲王。敏东的王位是趁着第二次英缅战争结束的当,与弟弟加囊一起推翻了国王蒲甘王,自立为王的。
先前其的诸多改革措施主要就是依靠他弟弟和王储加囊亲王。加囊亲王就是缅甸王室中类似中国的恭亲王一般的人物。有能力有魄力,在西历1853到1866年的13年间,他辅助哥哥推行改革,使得国势大有改观。但是。贡榜王朝从建国时开始,就没有确立稳固的王位继承制度,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以及嫡庶相继都是王位传承的方式。因此每当王位更迭之时总有血腥的宫廷政变。敏东王立加囊亲王为王储。引起了自己两个儿子敏贡和敏孔登的不满,而王室频频政变的传统也使得他们敢于铤而走险。终于在1866年8月。两位王子发动政变,杀害了加囊亲王。虽然这场政变很快被敏东王镇压了下去。但加囊亲王的死,不但使得敏东王自己失去了最得力助手和最称职的继承人,也造成了王朝内部的大分裂——敏贡王子政变失败后流亡印度,但他在缅甸宫廷内外还有很多支持者和同情者希望他卷土重来。而因为惧怕再立王储导致新的争端,敏东王迟迟不宣布立加囊亲王的儿子为王储,又引起了忠于加囊王的军官的不满。敏东王只好大规模的购买枪械,自己组建部队,来制衡军中的力量。
缅甸十多年改革的大好局面被一遭颠覆,敏东政局不稳,英国以允许敏东从印度购买军火为诱饵,迫其在次年签订了商约。敏东为稳定政局被迫同意降低关税,放弃许多产品的外贸垄断权,给在缅的英国人以治外法权。
这样的处置使得敏东自己的统治危机四伏,改革便持续不下去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