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弹从枪膛中旋转而出,飞掠过短短不到200步的距离,瞬间撕开了战马或者是人的血肉身躯,带起一片片的猩红血雨。
一千六七百发子弹,向暴雨一样扫过浩罕军的马队,至少制造出了三四百朵血花!
好像不少,那是因为这些乌兹别克骑兵的冲击队形比较密集。而且前后照应,子弹从前列的缝隙透过,一样能射杀后头的人。
当然,乌兹别克骑兵不是近代骑兵。如果是西方的骑兵,那样密集的阵形下,这阵排枪起码能放倒五六百骑兵!
这可是正面的硬撞。
西方各国的骑兵军官就是傻瓜也不会这么干的。
作为宝贵的兵种,每到骑兵出击的时候,要么是局势危急,不惜代价的阻击。要么是战斗到关键时刻,要打出致命一击。再有就是追击的时候,或是骑兵对骑兵的决斗。
这每一种可能都战斗进行到**,双方步炮打的昏天黑地的时候,不再也不可能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冲击的骑兵部队身上,这时候才是西方近代骑兵墙式冲锋的最好时机。不然以他们那种相对缓慢的速度,被炮火重点主顾,几轮炮击下去,队伍就全军覆没了。
就比如在克里米亚战争之中,英军骑兵在巴拉克拉瓦对俄军炮兵阵地发动冲锋,结果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次齐射之后,紧跟着第二轮齐射也打响了。
四百多发子弹再度打下了一百多乌兹别克骑兵。
五百骑兵的损失让六千乌兹别克骑兵冲锋的势头猛的一顿。不过,变钝了的箭头仍然循着惯性向前冲锋,冲了不到一百步,又是一道排枪轰响。这回因为距离近,杀伤力也变得更强。整个乌兹别克骑兵群马嘶人喊,是一片混乱。冲锋中的他们似乎遇到了一道无形的屏障的挡住,最外层士兵的齐刷刷倒地,从高处看完全是割倒的麦子一样。
同时,二十门臼炮也射出了自己的怒火。配合着第二列、第三列秦军步兵的一同齐射,整个乌兹别克骑兵群崩溃了。
冲锋在骑兵群的前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