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小姐为了这种负心汉而伤心,就隐瞒不报。”
“哼!这能成为你睡懒觉的借口。”威严扫视着豆花。
“小姐不好了。”一个丫头提着裙子,一路小跑进了书房。
“你们这是怎么了?天塌下来了,成何体统,一个个没有正经,三从四德学哪里去了,礼仪学哪里去了,让外人知道,说我们马府没教养嘛!”
“是小姐,奴婢冒犯,请小姐责罚。”小丫鬟恭敬的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低到地面上去了。
“见你是初次,就免了,下次敢犯,双罪加罚,说吧!”翠花摆摆手,颐养气指,兰花指端起一杯乌龙茶,打了打熟茶,喝了一小口。
“李老爷赐字给王第志,字孝悌。”丫鬟擦擦额头的汗,一口气说完。
“什么?孝悌!怎么可能?”翠花一惊,手中的茶杯从手中滑落不知,双眼睁着大大的,茫然着想着什么,但是她的大脑此时空空如也,不知想什么。
良久她才回过神来。
“他是不是作出什么惊世之诗。”翠花缓缓坐在宽大的椅子上,一脸平静,心中已波涛汹涌,孝悌之名不是说给谁起就给谁,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眼睛盯着豆花,平静的双眼下掩饰着涛涛怒气。
“小姐。”豆花自知闯祸了,扑通一下跪在翠花面前。
“说吧!他所作什么诗。”平静的语气,平静的波动。
“慈母手中线,儿行千里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环,李举人老爷怎么说。”翠花听着这首诗,用手轻轻扣着桌面,沉思着。
“李老爷说,百事孝为先,王刘氏有儿孝为先,孔融四岁让梨,第志十五知孝,为我朝大兴,王刘氏有儿四岁识字,八岁成文,神童之名远扬千里,十五知孝,至知孝而厚学,吾愧之先父,送薄利,宽慰之。赐第志字孝悌。”
“孔融四岁让梨,第志十五知孝嘛!”翠花轻轻念了一句,头点了点,眼泪在眼眶中打了一个转,抬起头看着豆花。“你不是爱睡柴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