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宝玉后,可能是思索过多的缘故吧,于为觉得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又要过春节了,于为向生产队长请了假,回天津与父母团聚。在回去之前,于为本想把宝玉随身带走,但又担心不小心在路上遗失,想了想,于为最后还是把宝玉变成铜钱大小,用块手帕小心包起,放入一个坛子里面密封好,然后在床下挖了个坑把坛子埋好。
回到天津,于为没将宝玉的事对任何人说。这次回家,由于心里装了个秘密,于为不再象以往那样,到处找同学玩,而是成天呆在家里看书。为解开宝玉的秘密,于为到图书馆借了几本书来研究,但那个年代,许多书籍都被禁了,就是在图书馆也找不到什么书,只搜罗到几本有关哲学发展史的书,看了一个多星期,不得要领,干脆翻出爷爷的医书来消磨时光。本来,于为准备过完正月十五就回农村,没想到,爷爷得了重病,为了帮助照顾爷爷,于为发了个电报回村里继续请假。爷爷已经九十多岁,病了一个多月后,去世了,一家人都很悲伤,办完爷爷的丧事后,于为也病了,这一场病来得不轻,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等病好了后,于为瘦了十多斤。
在回农村之前,于为先到北京散散心,到北京的第二天,正是清明节。那个时代,到北京的人都爱到天安门广场去看一看,最时兴的做法是,手中拿本“红宝书”靠在胸前,作英姿飒爽状,留张玉照。清明节那天,于为也去了天安门,这一去不打紧,从此改变了于为的命运。
一九七六年,正是神州大地的多事之秋,文革多年,人们心里都好像憋着什么。这一年的一月八日,周恩来总理病逝,总理逝世后,更激起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心。四月五日那天,天安门好热闹,人们都在那里自发地纪念周总理。那天,于为很早就到了广场,到广场后才发现,许多人聚集在纪念碑前,于为觉得希奇,也挤过去看。只见一个青年正大声朗诵着诗歌,人群中不时传来叫好声。等那个青年朗诵完后,又一个人青年人自发走上前去说:“我也给大家朗诵一首才看到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