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香书院和烟花巷开战的事在第一时间传遍了繁京城,上了年纪的人们还能记的起几十年前两家大打出手的胜况.
天香书院在两百多年前由当时的宰相陈博文成立,而烟花巷是由陈博文的好友李前连搞出来的.李前连说学子白天读书辛苦,晚上得有个地方消遣,于是大笔一挥绣月楼的牌匾就挂在了天香书院的对面.(他可不管晚上消遣了白天还起不起的来床.)陈博文当时对朋友的作法颇有微词,但也无能为力.谁敢说圣上的决定是错误的.于是先有了绣月楼,接着青穗阁,原水轩…一家一家的就开了起来.陈博文一看形式不妙,他就干了和轩辕英同样的事,组织了几百名学子沿明月河排开诵书.几天下来对岸顶不住了,可又惹不起天香书院,终于有人把消息捅给了李前连.李前连确实是个趣人,他立刻命令工部连夜赶造了两辆小型投石车,一曰左将军,一曰右将军,送到了绣月楼.当然还要叮嘱千万别扔硬东西,免的把这些栋梁砸死,于是天香书院大败.天香书院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准晨读条约.
和平了几十年,天香书院发明了遮云伞,于是京城人戏称的明月桥战役隆重登场.战争的初期因为有遮云伞的保护,天香书院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好日子不长,当时的皇帝是李前连的二子李向远,他的答复是“先皇说不准扔硬的东西,没说不准扔火.”于是乎遮云伞变成了火云伞,逃跑不急的学子们不得不跳水逃生,幸好早已准备了几十条船在明月河里救人.这一次战役又被称为“栋梁成长之水火煎熬”
最近一次明月桥战役是发生在四十多年前,那时陈月前还是宰相,当时的皇帝是箐若的爷爷李效正.天香书院一改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传统,几百名长褂儒衫的学子跑到烟花巷来拆房子,没想到头天消息走露,李效正派了几百名禁军装成嫖客躲在烟花巷.学子们刚过明月桥就中伏,军中使用的各种拿人武器都在嫖客手中出现.这也就是著名的“栋梁成长之绳捆锁铐”.
天香书院和烟花巷一直都是天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