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又跑了一趟省城,向大少爷解释旧货垃圾货的原因,并痛定思痛,保证再不会发生类似事件。他还说了自己的想法,为了安全起见,不再走山尾村这条水路了。他特别强调,边陲镇走咸水货是最安全的,第一,边陲镇海岸线长,临海村多,从哪上岸都可以。第二,陆路运输的形式也最保险,相信其他地方很难用军车运载。
最后,他说,大少爷对他的帮助非常大,也希望他一如概往地支持,至于欠他们的资金,他一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偿还。
“你也知道,我们边陲镇是穷地方,一下子偿还那么一大笔资金非常困难,只能一点点还,如果,单靠财政收入偿还,可能十年八年也还不清。”
这么说,是提醒大少爷,你不与我合作,我张建中可能没有偿还这笔资金的能力。
合作这么多年,张建中总摆出一副主动的姿势,你赵氏跟不跟我合作都没关系,我们不担心没有客户。但这次,他总觉得脊梁骨没那么硬,挺都挺不直,因此,不得不想出此招吓唬吓唬大少爷。
自然,大少爷也听出了他的底气不足,笑着说:“问题弄清楚是个好事,至少大家不用犯猜疑。至于合作的事嘛!我们还是会合作下去的,只是,目前这种状况,还是缓一缓为好。”
这一缓,缓到什么时候就谁也不知道了。
大少爷要实施他的计划,逐步吞噬张建中的势力,达到更大化地超纵边陲镇的走私。
张建中心里也没有底,似乎也需要缓一缓,香港客那条线断了,上哪再找供货人?
表面看,有了买方,生意会好做得多,不愁找不到货源,但要一个从没接触过的人,一下子找到卖方却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的,而且,这个人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毕竟,香港客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先是供汪燕的货,再发展到供赵氏家族的货,有一个循序渐进,从小到大的过程,换了人,一下子有那么大的能力吗?能找到那么大的供给量吗?
还有一个问题是,正经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