陲镇当书记。
真正得益的应该是边陲镇的副书记,鉴于更有利于工作,书记镇长中必须有一位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因此,提拔他为边陲镇的镇长。
书记调回县城,在某一个局里当副局长,排名在这个局所有副局长之前。
不明底细的人,觉得也算合理,但书记清楚,县委书记骂归骂,还是听了他的意见,至少,没让镇长升上去,至少,自己那个副局长很快又可以扶正,因为,那个局长还有一年就退了,这就是他排名在几个副局长之前的潜台词。
或许,或许是县委书记视察时,送的那一万块起了作用,副书记也搭了顺风车。
至于张建中,只是一个小党委,根本不在县委书记考虑的范围。
新书记到任,必不可少要找副县长请示工作,也谈到张建中的问题,副县长说,这个同志本质还是好的,但有点不辨好坏,跟着书记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事,说明还不够成熟,至于怎么安排,还是你决定吧!你是镇委书记。
新书记摸不清他的话是真是假,在官场,不要以为领导说某某人的缺点,就是不喜欢那个人,就可以趁虚而入,有时候,他只是向外人表现一种对自己人的严格要求。
“我听说,他跟你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新书记笑着说,“有些事,你就别瞒我了。
“什么特殊关系?别听风就是雨。”副县长要趁新书记上任改变边陲镇对他的误会,“本来,我见张建中是县委办下去的干部,对他多少有些特殊,结果,大家以为,我喜欢他,以为我要招他当女婿,搞得我有嘴辩。你这新书记可不要轻信谣言啊!”
新书记心定了许多。要知道,新领导上任,最想换就是分管办公室的那个人。办公室是整个单位的中枢神经,上面的事通过办公室中转,下面的事通过办公室上呈,这个人如果不是自己的人,新领导就会成瞎子聋子。既然,张建中与副县长没有特殊关系,动起来就没顾虑了。
副书记升上来当镇长,空着出一个位置,新书记考虑的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