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也下去看,这才叫深入基层。
有时候,镇长想,书记是不是自己也不懂,每遇到什么事都要他镇长先表态?
当一把手就有这种好处,不懂可以装懂,可以让别人先说,平庸的把大家说的归纳一下,扳着手指,很有底气地数个一二三,就是自己的指示精神了。有点水平的,就在大家说话的基础上,利用大家说话这段时间,思考出一两个新观点,合二为一,形成自己的指示精神。
镇长说,县委书记对我们镇的重视,这是不言而喻的。
镇长说,县委书记要听什么看什么?这是我们最需要弄清楚的东西。
他把球又踢回给书记,你不是主动要求县委书记来视察吗?你都跟县委书记谈了些什么?县委书记对边陲镇哪方面感兴趣了?我们这些旁观者怎么知道?
书记一点挑不出镇长的毛病,如果,不是平时大家有分歧,甚至还意识不到他的居心不良。
他把目光移到张建中脸上,顺着镇长的意思往下说:“张党委,与县委办沟通沟通,最近,县委书记对哪方面的工作感兴趣?尤其要了解清楚,各镇这段时间,哪些指标完成的不理想?”
别人不理想,自己理想,就超越了别人。
其实,书记心里还是有点底的,只是想把事情干得更漂亮。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说:“还是农业吧!我们边陲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农业。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提高得多快?”
副书记说:“炼油基地的事不能回避,上次搞得大张旗鼓,这次不能不提,我们处理得怎么样?县委书记应该会关心这个问题。”
镇长看了副书记一眼,他最不想别人提这个问题,也以为没人会提这个问题,你这是揭书记的短,书记会高兴吗?却没想到副书记提了出来,也只有他才够胆提出来。
如果,在会上不提这事,县委书记突然提出来,就会打书记一个措手不及,让他在县委书记面前难于自圆其说,如今提了出来,他就会做好应对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