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国家大事怎能儿戏啊!只好拂了他的面子,陈英杰怏怏而退。
包拯回到府衙后,叫来展昭,吩咐他该如何做,然后就收拾行装,带上张龙四人往陈州出发了。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公孙策,按理说这么多天他该回来了,就算有事也该有消息传回来呀,包拯恨不得马上就飞到陈州去。
包拯等人经过几天的颠簸后终于来到了陈州,他马不停蹄的赶到州府衙门,陈州知州叫做李运昌,是个矮胖老头,他眯着眼把包拯迎进客厅,连称恕罪恕罪。包拯当然不会去计较别的,就开门见山的简单说明来意。
李知州舒了一口气,喝了一口茶,慢慢说道:“包大人来得正是时候,这里的灾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就等包大人来救他们脱离苦海了。”
包拯听他的话语中似另有含义,一时也猜不透,还是正事要紧,就问道:“粮仓中还有多少存粮?共有多少灾民?”
“大约还有三万担吧,灾民也有三万不到一点。”
“有这么多的粮食为什么不发下去呢?”包拯愤怒了,他猛的站了起来。
“包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可不敢擅自作主,这一切都要等朝庭颁下圣旨,我们才能动一粒粮食啊,这不,包大人您来了,一切都容易办了,想必您圣旨带着吧?”
包拯不料这位李知州这么大胆,说了半天竟然不相信他是钦差,于是“哼”的一声掏出圣旨,往他面前一放说道:“这就是皇上的圣旨,拿去看吧!”
李运昌老实不客气接过圣旨看了一眼,才满脸堆笑的说道:“包大人,得罪了,我也是没办法,这是程序问题。”
包拯怒视他一眼道:“这下可以去发粮了吧?麻烦你派人去通知灾民到衙门前来领取粮食,我去开仓!”
包拯开了粮仓后,就派人把它们运到了衙门口,那儿已经聚集了很多的灾民,他们一见到包拯,顿时群情激涌,纷纷围上来,要给包拯磕头。包拯伸手制止住大家的情绪,稳稳说道:“这次包拯奉皇上的旨意来陈州赈灾,可见皇上的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