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主要是刊登各个作坊的招工信息,商品广告,商品价格等内容,除了商人其它人一般不会购买。普通百姓也不会花钱去买,一来识字不多,二来花两文钱去茶楼要一壶茶,报博士会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一份报纸,便宜的一文钱一份,贵的要十文钱。最贵的是文明学府的文明报,达到二十文一份,但是文明学府的报纸一般都是大宋各学院订购,读书人一般都舍得花这个钱。
一文钱就是一块烙饼,二十文钱就是一天的饭钱。报纸太贵,百姓识字率不高,报纸并没有发挥多少舆论作用。给上京百姓带来的影响只是增加了一个娱乐节目而已。普通百姓一天劳作之后都会花上一文钱到讲报馆或是茶楼去听上半个时辰。讲报馆相对茶楼收费比较便宜,二十文钱后,就可以听上一年。
李佩玲,杨小梅一路奔跑,来到了学院运动场。运动场早就汇集了学府各学院的学子,足足有万余人。
“打倒内阁!反对迁都!重选内阁!反对搬迁!”学子们拉起了横幅,大声叫喊。
学府行政院的院士都很无奈,苦口婆心的劝说了半天,硬是没有作用。
“玲玲,你是我们女子学院的翘楚,你要给女子学院打头阵呀!内阁葬送了官家龙卫军精锐,现在又要迁都,还要扩大海卫军。这分明是乘官家不在,要架空官家,这是造反呀!上京是帝国的根基,我们是帝国的希望,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内阁把上京搬空,不能让他们毁了帝国。”杨小梅激动地说道。
原来上京内城,四大学府并其下属的学堂有四十万人,内阁以上京太过拥挤,粮食供应不及,便把三十万人搬去了台北。当时,学子们觉得内阁是对的,一个内城挤了四十万人,的确太多。而且虽然搬走了四分之三,但是这里仍然是作为主校,台北那里是分校。
可是内阁这次,要把整个学府都搬过去,这分明是迁都的前奏。四大学府才是帝国的心脏,四大学府在哪里,帝都就在哪里。放弃繁荣的上京,迁到新开发的蛮荒之地。学子们没有去过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