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轻捋长须,好像没听见似得。司马光则是直视赵兴,好像在赵兴身上找到了什么。
“陛下所说,是不是与臣现下撰写的《资治通鉴》相关?这历朝兴衰更替旧事,资料众多,臣还需要时间整理。臣必定竭尽全力,早日完成,供陛下御览。”司马光想起了前不久皇帝赐的《资治通鉴序》,快然说道。
司马光以为皇帝急于看书,有意让文彦博、王安石参与进来。
“历朝兴衰更替旧事,事虽多,却逃不过三点,皇朝建立,中兴变法,改朝换代。秦汉隋唐,朝代更迭,何其相似。秦隋皆是短命皇朝,汉唐取而代之。至汉世祖唐玄宗之时,国家中兴,不多时便走向衰败,繁荣昌盛一夜破灭,天下诸侯趁势而起。汉唐之后,华夏不能一统,以致蛮夷侵掠中原,今日你我君臣又走到了这中兴变法的道路上来了,是不是说我大宋朝气数已经过半,以致日后必亡于蛮夷之手?魏晋的历史轮回就要到周宋的身上了,难道我大宋半壁江山沦陷,朕退守南方的日子不远了吗?朕不愿听励精图治、仁政爱民的话,这样的君臣奏对,史书上记载得太多了,然而都改变不了朝代更迭的魔咒。今日,就是要和三位卿家谈一谈这魔咒。就从秦朝说起吧,讲一讲秦国为何能一统天下,又为何短命而亡。”赵兴感慨地说道。
晋朝代曹魏建立,宋朝代北周建立,但最后,东晋、南宋都退守南方,中原被少数民族政权占据。这就像一场命运的诅咒。
赵兴这次设宴谈话,意图就是要君臣四人就变法的目的、方法等达成共识,而不是到了真要变法了,就互相攻击。
而这三位大学者,政治家,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臣以为,无论是秦国一统天下还是汉武帝归化四夷,纠集根源就在于变法。变法,一为集权,二为理财。秦商鞅变法之前,秦国贫弱,受制于魏国,秦河西之地被魏国所夺。等到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强横,不仅收复了河西失地,而且反过来威胁东方六国。秦皇巩固商鞅变法的成果,秦国得于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