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将官的命令,放弃了万人以上规模对于越人队伍的攻坚,转而以骚扰袭击的战斗方式为主。
骑兵的冲击力极其强大。而且在几乎没有马匹产出的南方,骑兵的作用就是更是不可或缺。这些天来,两万名玄火军骑兵消灭的越人蛮夷,起码有五万以上,而他们自身的损失也有好几百。会有这样的损失并不是因为越人的抵抗多么激烈,而是这些骑兵比起历州骑兵来说还算不上精锐。毕竟,历州与北面草原接壤,戎狄虽说去年输了一阵,可是谁也不敢保证戎狄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南下。因此,历州军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比安州这边更加重要,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也被杨天鸿留在了历州。反观安州这边,这些随同主力军团南下的骑兵,他们是杨天鸿从历州骑兵当中挑选出来善骑者,可是并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训练。因此,在战斗中所造成的损失,基本都是骑兵自己不慎掉下马背摔伤摔死。
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没有马镫和马鞍的时代,光是依靠缰绳和自身的平衡想要驾驭好战马并不容易,骑兵也不单单是需要安稳的坐在马背上,还需要手持兵器厮杀,一个不慎晃悠一下就真的从马背上掉下去了。骑兵在厮杀的时候,还会随着兵器的挥动和击中敌人产生阻力,无论有没有心理准备对于骑士的腰力和双腿力量都有很高的考验。可就算是有了马镫和马鞍,仍然需要大量时间训练,才能产生一名合格的骑兵。
就现阶段而言,杨天鸿对于安州骑兵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大规模的南调征战也是想用越人蛮夷的脑袋去磨练这支军队。毕竟,越人蛮夷其实不能算是多强的对手,绝对是一块练兵的好磨刀石。若是比起北面的戎狄,越人其实连提鞋的资格都不配。
最先接到来自骑兵情报的人,不是已经临近了沅县的杨天鸿主力所部,是沿着季平要塞东南方向,一直在朝着南面方向稳固推进的杨比等人。作为第二批部队,杨比麾下有六千重甲步兵、一万名弓弩手,另外还有三万名轻甲步卒。这支部队原本是被杨天鸿拿来做正面交战的主力。只是因为季平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