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硕似乎对于红色的服饰有着特殊偏爱。杨天鸿走进紫炉正殿的时候,他正站在一尊新铸的青铜丹炉面前,阳光从窗外射进,把张硕身上的大红八卦道袍照得鲜亮无比,整个人显得精神奕奕。
“天鸿,快过来。”
张硕心情很不错,他招手叫过刚刚走进大殿的杨天鸿,指着面前三米多高的巨型青铜丹炉,非常得意地说:“这是我归元宗新铸的丹鼎,容量甚大,铭刻有多重烧制道纹,用作炼丹,可事半功倍。”
杨天鸿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铜铸丹炉,不由得问道:“如此之大的丹鼎,烧制起来一定很困难吧?”
“那是当然。”
张硕拈着下巴上不多的胡须,频频点头道:“我归元宗在炼器一道颇有建树,这种大型丹炉旁人难以使用,可是对于我们却易如反掌。有道纹,加上鸣凤山特殊的地火,炼制锻体丹就变得非常简单。”
杨天鸿觉得意外:“锻体丹?师傅的意思是,之所以打造这尊大型丹炉,只是为了炼制锻体丹?”
张硕理所当然地回答:“外门弟子每月消耗的锻体丹数量甚大,远远超过内门弟子所用的元气丹。这种初级丹药炼制手法虽然简易,却很容易出错。有了这尊大型丹炉,为师可以同时训练十名炼丹学徒的控火手法,也可以在一旁监督,不至于出现炉爆丹毁的意外。总之,此炉一出,外门弟子就有了充足的锻体丹可用,我归元宗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弟子招收数量,强大自身。呵呵,此乃好事,好事啊!”
杨天鸿脸上带着微笑,连连点头。当然,他并不认为张硕召见自己是为了这尊巨型丹炉。于是躬身行礼,认真地问:“不知师傅召见弟子,究竟是为了何事?”
张硕显然忘记了此事,被杨天鸿一问,这才恍然拍了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来,来,来,我有重要事务交待。”
说着,张硕走到大殿门前,仰望着紫炉殿外正南方向云雾缭绕的一座山峰,伸手遥指,问:“天鸿,你可知道那里是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