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他很可能围上一条白狐围脖。
“公孙……公子,你这装束真……风雅。”宁轻轻艰难地想出了形容词。
“知交首次正式来访,易岂可不端正装束?轻轻小姐请进。”
宁轻轻头皮发麻地进去,把那个篮子奉上,“些许微末小物,请公子万勿嫌弃。”
“这些柿子是极好的,可惜,可惜,偏偏这么巧。”
“难道说你这庄上已有柿子?”
“非也。”公孙易引她到厨房,“小姐往水槽里一望便知。”
水槽里有十来只正在乱爬的大闸蟹。宁轻轻说,“确实糟糕,螃蟹和柿子,虽然同吃无害,但是不合风俗。”
“今日一早,家仆送来这些蟹,说是最新运来的太湖蟹。轻轻小姐莫以为只有阳澄湖的蟹好,以易之经验来看,太湖蟹一般味美,各地水质不同,或许有细微差别,但各擅胜场。”
“这些蟹精力充沛,一看便知肥美。”宁轻轻说,“那几个柿子只好让贤了。”
公孙易接过篮子,将几个柿子层叠起来,排在窗台上,“不如说是柿子有福缘,得以在这庄上为我添作点缀。小姐请到书房稍坐,我沏茶便来。”
谁要喝茶,快蒸蟹啊。宁轻轻脱下鞋,走进书房。
这里除了几个老竹子书架上塞得摇摇欲坠的线本书卷,就只有一张面对前院的书桌,桌前窗户大大开着,一片玉兰树叶被风吹落,飘在窗台上。桌上乱乱地卷着几轴纸,笔架上挂满笔。书房另一侧嵌了张窄窄的竹榻,为了招待她,地席上摆了矮几和坐垫。其余陈设一概皆无,一派两袖清风模样。
公孙易说来梅庄是为了过真正读书人的日子,这些摆设都是再简单不过。
宁轻轻想起他的七夕扇面,说是他家琴房,又是另一番景象,连台阶都雕得很细致,再联想起上次去他家看到的花园亭子,分明是富贵员外的生活。
他说得倒好听,来这里过清苦的日子,其实细想,他这比小清新特意去**洗涤心灵还要矫情。首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