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住在了夏鸿升家里,拉着铁匠打出来了四五十个产钳,挑来选去,总算是选出来了最合适,也最大众化的。另外,孙思邈毕竟经验丰富,见识多,因而又打出来几种不同大小、形状的,以作为补充,应急之用。
可到底这东西不像其他的物件。其他的物件,可以试一试,调整调整,再试试,再调整。这东西却一时间没法试验和调整的。毕竟就泾阳这块儿地界,也不是每天都有人生产的。便就是,也不定会答应让在人家身上去试用。也只能等何时遇到难产的,情急之下死马当作活马医,才能权且试一试的。
不过,只要东西做出来了,就总有能用得上的时候。用过了,就知道该如何调整了。
而耗时许久的大唐第一台大型综合文艺晚会,也终于开始了。
在泾阳书院巨大的礼堂门前,书院的学子和来自军校的学子们已经排好了长队。此时距离晚会开始,还隔着一个下午,但是因为人数太多,他们需要陆续进场,再加上皇帝要来,故而戒备是外松内紧,入口处有宫中禁卫把手,礼堂里面也有特战队员分散巡逻,进场需要不少时间。
粗略估计,礼堂大厅的一层的座位,总共有六阶,,基本上可以将来自两院的学子们装下——当然,是一个座位上面挤两个人的状态下。
上面还有一层,拥有一半的作为,同样有六阶,另外一半正对着台子,寻常的时候也是座位,不过现下稍微改装了一番,做成了一些单间的包厢。这是给李世民还有那些朝中大佬们准备的。毕竟人太多,皇帝的安全也要保障。
李世民的意思是,将下面的学子挪上来一些,给下面的一层留出一些空位来,然后邀请长安和泾阳周围的百姓也进来一些,一同观看。
且因为人数有限,得以进入其中的百姓,也是有条件的。比方说是伤残回去的老兵,亦或是推举出来有德行,好人品的年轻人,又或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不论男女。
即便如此,也几乎是塞了个人挤人了。
长队徐徐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