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将上去,顺着路口拐了个弯,峰回路转,竟见前方出现了一条极深的宽阔通道。这条通道明显就是人工开凿出来的,宽度足足有三丈以上,倾斜着一定的坡度,向下延伸。
钱掌柜见状,顿时大惑不解,这个形势错乱的洞窟尽头,怎么会莫名其妙出现一条如此宽阔的直道?这条通道的大小明显超过了墓道的规格,既然不是墓道,又会是什么通道,又会通向哪个去处?
想来想去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便转头去看鹞子,从鹞子的眼神中,看出了鹞子心中同样非常疑惑。
不过,鹞子心中却隐隐有了一个想法,他见钱掌柜看他,便对钱掌柜说:“这通道缓缓朝下,莫不是通往此墓的地宫?”
钱掌柜闻言,忽然如梦方醒:“是了,也该到地宫了!”
说这话,众人已经走到了通道的入口。手电筒的灯下,大伙发现,通道口的两边分别立着两个青铜铸成的灯奴,灯奴是汉代宫女的打扮,跪在地上,双手上举,拖着一盏油灯。铜人面目祥和谦卑,微微抬着脑袋望着手上的灯盏。
在此处发现了灯奴,大伙心中便有了些底,这条通道的尽头,多半就是通往此墓的地宫了。因为只有古墓里的地宫冥殿,才会配上青铜灯奴。而看这两个灯奴的衣着,便能断定这座古墓的年代果真是汉代墓葬。奇怪的是,在汉代,即使是王侯贵胄,下葬的规格也多是在丘陵上挖个墓穴,然后再在上边盖个封土堆,这座鬼火焚尸墓既是汉墓,又为何会用如此大的手笔,开山建陵?
历史上,开山为陵的古墓多在唐代,因为唐代的国力最为强盛,统治者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建造这样浩大的工程,其余朝代的陵墓多是以封土堆的形式来建造。这座墓里也不知葬了什么人,如此规模的陵墓在汉代恐怕是非常罕见的,至少在场的七人以前从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汉墓。
鹞子当时的震惊可想而知,从他述说的语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他们这伙人当年的疑惑。不过,这对我和张继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