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都在1亿公里以上,相当于地月距离的至少250倍,电影里怎么克服推力不足的问题?”
“?????”
唐言傻了,他就是个做电影的啊,懂什么航空航天。
“火星表面引力0.37G,大气稀薄,目前米国也只能用大型充气软垫把探测器包起来,在火星表面弹跳、滚动,然后慢慢停稳。
第一跳可达上百米高,这种着陆方式,绝对不适合载人飞船,你打算用怎样的着陆方式?”
“????”
“火星逃逸速度达5千米每秒......”
“?????”
唐言从头到尾都是一脑门子的问号,包括徐领导他们,就算航天局的孙秘书长,也傻眼了。
一个航天工程师,去问一个做电影的编剧,相关的专业问题。
还是自己都搞不懂的问题。
就离谱!
这搞得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唐言都还是懵的。
那位李工原本还满怀希望的眼神,这下也冷淡下来,很不满地来了一句:“你这部电影,完全没有技术支撑?”
唐言苦笑:“李工,我只是个做电影的,您也太高看我了。”
“算了。”
李工失望地摇摇头,他听说过唐言,是在去年年底那部叫什么《源代码》的科幻片。
电影里搞的一个火车,还被铁老大拿去借鉴,甚至重新计算数据,风洞吹风之后,还被证明是可行的。
这才来瞎猫碰死耗子,想着万一能有点收获。
结果,电影就是瞎编的,一窍不通。
唐言要是知道,心里真要哭笑不得了。
火车好歹是地面跑的,大家都见过,可是天上的宇宙飞船,还有外星,他懂个锤子。
拍个电影,相关技术问题,只要逻辑说通就行了,不用像现实一样,要真实。
比如三哥拍一部未来战争片,来一发核蛋,难道要在电影里解释核蛋的原理?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