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只带李忠、吕丰和吴克,周循却主动要求同去,略微思索后我也点头应允,到是是否让铭心跟随却让我犹豫起来。
虽然难以料想周瑜是否会进攻荆州,但诸葛亮这牛人既然有言在先,我自然不能不多考虑,到时赵云出征,铭心去还是不去?以他小小年纪身临战场,实在让我不能放心,但转念又想,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战场上的撕杀,他永远成为不了驰骋疆场的大将,因此左思右想之后,我决定还是让他自己来选择。
看着越发强壮硬朗的铭心,我微微笑道:“为父此番入川,铭儿是留是往可自拿主意。”
铭心闻言略有踌躇,看他如此我便已知其心,笑道:“为将者当知兵事,如今子龙将军镇守公安,铭儿可学之处甚多,便留于此处吧。”
“孩儿不孝,请父亲责罚。”铭心倒身拜于地,很是内疚的道。
见他并未以言语掩饰,我点点头将他扶起,温和的道:“铭儿无错,为父又何必责罚于你?此去蜀中除路途遥远外应无危险,况且有又厚德等人跟随,你尽可放心从师于赵将军,当日夜勤勉不可荒废光阴。”
铭心又是感激又是不安的点头称是,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自桌案上取过《孙子兵法十三篇》交给他道:“你虽喜好武艺,然不知用谋则仅为匹夫之勇,非是名将所为,故为父将此书赠你,闲暇之时可用心研读,马幼常(马谡)随赵将军于公安,其才智连卧龙亦称赞不已,铭儿若有疑惑可以前去请教。”
说起这个在演义中被描写成擅长纸上谈兵的马谡,并未如历史上一样随刘备入川,而是被诸葛亮派来辅助赵云,此时的马谡刚刚二十岁,对于兵法谋略的研究虽不如日后那样精深,但也是颇有心得,其实他也并非是只泛空谈,陈寿对他的评论是“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而诸葛亮后来对他的看重,显然也不会仅仅只听其言不见其行,因此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只不过他应该属于“理论派”,便是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差距较大,而诸葛亮显然没有发现他的这个弱点,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