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郭大哥帮忙,该是我对郭大哥还有你们道句谢谢才是。”
“二姐……”对面传来童珠儿的声音。
童枝儿对她点了点头,转头对老郭和老徐等人道:“店里还有别的事,我就先走了。你们慢慢看啊,想吃什么就让郭大哥给你们做。”
几人笑着目送童枝儿离开。
小郭将几人领到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下,上了茶之后便去了桌子后面的烧烤区域。
童记烧烤店的布局是这样的,t字型的走道两边安置着柜台,货架。货架上摆着从童记铺子拿过来的花生、桂圆等可直接吃的零嘴。再往里走,便是一道琉璃门,琉璃门后是吃烧烤的地方,桌子按一定的间距排成一长条,桌子对面是烧烤架子。
此刻人满为患,六个烧烤架子同时工作,香味在店里面蔓延。
因为用的是炭火。烟雾只有一点点。对于寻常的老百姓而言,大堂待着暖和,烟雾少,着实是个好地方。
不过对于如知县老爷一家等有身份和体面的人家,与老百姓一道坐在大堂里,却是不太好的。
童枝儿开店的时候便是想到了这些问题。一进店里往右边去,便有一个上去又下来通往后面包厢的楼梯。
包厢在烧烤店居中的位置,隔大堂远,安静无声,包厢周围又种了有花草。符合了文人的风雅。
三个小包厢相连,最后面的是一个大包厢。
小包厢可供五到十人的聚会,大包厢可供二十多个人。
当初做这个设计的时候,童知信和方翠微一直觉得,这有些浪费了。不过童枝儿却有自己的坚持,她不止打算做烧烤店,也希望把烧烤店的包厢做成有身份之人聚会、说话的诚。
为此,她还特地邀请了与她有过一点点交情的李云聪等人,拜帖上的说辞是“替上次盗用他们的名义做生意赔罪”。李云聪等人是文人的代表,他们对这里满意了,就意味着附近的文人都会知晓这里。
“二姐,那帮书生来了。”
等童枝儿走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