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想,这不是要误导大家说这孩子不是子然的吗?简直就是混账。
朱氏不敢说了,老太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下了她的面子。还不能反驳,要是老爷知道了她肯定也是要挨骂的,本来就想哪样说起来让老太太起疑心的,谁叫这丫头最近传的那些流言,这不是上天都在帮她吗?巧了。流言一出,她就有了。
“她就是个对嘴的,她刚才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老太太安慰着说道,“这头三个月最是重要,你就少出去走动,要是想你的娘亲了,就差了人接到府中来。反正子然也不在,多住几日也是使得的。”;
过了几日,悠悠接到和顺那边梁凤儿来的信,信上面说她回去后薛家就把她扶了正,还打发了薛六的几个小妾出去,薛家现在不比以往。老太太在她回去不久就闭上了眼睛,薛家这边在老太太丧事办完后的第二天就分了家,其实也没什么好分的,大部分的家财都被充公了去,剩下的都是女人们的嫁妆。她们大房这边就薛六和他大哥两个儿子,一个媳妇儿是她梁凤儿,嫁过来的时候是个妾那根本就算不上嫁妆的东西人家就是没落了也没得人看上,一个就是大嫂,大嫂的娘家那边也因为薛家这次垮了的缘故失势,大嫂把自己的嫁妆的一部分拿去了娘家,而二房和三房那边娶的媳妇儿都有商户出生的,要是不分家他们媳妇儿的嫁妆就要拿出来贴补大家,不划算,两房人就联合起来闹着要分家,薛大老爷做了一辈子的官,这次也看开了,就遂了他们的意,不到半天就把家给分完了,当然还是请了族里的长辈来作证的。另外就是分了家,她本来是想把自己的银子给瞒下来的,不过又想着都是一家人就拿了一部分出来买了个三进的宅子,大家住在一起,还好薛六虽然书读不好,不过脑子好使,现在正和他大哥一起做生意呢,两个孩子也听话还都进了学,并没有受到受到什么影响,薛六这次成熟了许多,回家还帮着带两个孩子,有的时候还装着有学问的样子考校两个孩子的功课,呵呵,孩子才多大点呀…..。从信中悠悠看到了梁凤儿最后的满足,不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