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也由中低到中高。杨建修赌出的这块玉料,虽只开了一个小窗,但已能看得出到了糯化的品质。且不说里面有多少玉料,光是这颜色和质地,就已属于中高档玉料。这块半开的石头,能卖到四、五千两银子。
果然,等看清楚那个切面上的颜色和质地,便有人开口道:“我出四千两银子,这块毛料卖不卖?”
这乍惊乍喜让杨建修一时没反应过来,在前一刻他还在担心自己十年的积蓄化为灰烬,可这么一息的功夫,忽然从地狱一下升到了天堂,不但两千两银子的本钱保住了,还平白地又赚了个两千两,他只觉得自己像是在做梦。
“我出四千二百两。╔ ╗”
“四千五百两。”老板们纷纷出价。这块原石出的玉料质地这么好,颜色也很正,随便开出一点来就能卖到五、六千两银子;如果运气好开出一大块玉料,那岂不是发了?冒着亏一点钱的风险,却赚来了发大财的机会,发家不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老板的出价不但没让杨建修惊喜,反而让他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刚才在楼下,龚志民的例子就活生生地在眼前,当初有人出价一千六百两,他不卖,要继续切,结果越切越跨,最后差点以四百两的价格把毛料卖掉。要不是杜浩然拉了他一把,这会儿还背着一屁股债呢——当然,现在他也背着一屁股债,只是此债非彼债,不是一回事。
而现在,轮到自己做决定了。是卖还是不卖?要是以四千五百两银子卖掉的话,虽然赚了两千二百两银子,但如果人家再往下开,从那块原石里开出价值上万两银子的玉料,那自己岂不是后悔死?可如果切跨了呢?开出来的那点玉料连本钱都不值,自己岂不是亏大发了?
此时,杨建修也无比希望杜浩然也来给自己指点指点迷津了。可惜他转头看了一圈,大厅里根本没有杜浩然的身影。他只得把目光投向了龚志民和严庆春。至于叶琢,则彻底被他忽视了:刚才她说到这块石头时,还想说完跨呢!
龚志民此时哪里还有心情管杨建修?踏入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