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你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嘛,会说这里的本地话吗?”
蔡明达立即用本地话回答:“会一点,不过肯定不能和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相比,但是应付日常的对话和诊疗活动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幸亏他长期和本地的那些小痞子打成一片,学会了不少本地方言。
点了点头,院长这才打开档案袋拿出资料仔细地看了起来。蔡明达趁机仔细地观察了房间一下,房间四周的墙上都挂满了字画,其中有一副比较大的很有意思,上面写着: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语出晏殊《蝶恋花》,原词写离别相思之情,这相思之情如胶似漆,难分难舍,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一例外对事业、学问以火热的感情作强烈的追求,高瞻远瞩,甘于寂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第二境取之柳永怀恋远方恋人的《凤栖梧》词,借这两句刻划出学人为达目的而日间消瘦,契而不舍,虽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襟怀。大凡经历过上两境而千百度寻觅者,都有望进入第三境界。
第三境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在稼轩的众多词中此首属于婉约风格的作品之一,此四句乃是全词的核心。尤其是词中“那人”不慕繁华,寂寞独处,曾惹得梁启超都很是激动地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真让人回味无穷。用在此处在于一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就会出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此三首词本来是写情与爱,可用在干事和治学上的比喻竟恰如其分,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拳拳服膺。
此时,张院长已经将蔡明达的资料仔细地看了一遍,抬头发现眼前的年轻人正呆呆地望着他最喜欢的字幅,不禁微微一笑,起身走到蔡明达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