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到京城,母亲借着这个机会为七弟相看这第三门婚事,自然就要把眼光再放低一些。不然人家女方哪里肯同意嫁给七弟?
若是将来杜六姑病逝的消息在京城传扬开来。只怕别人更会议论七弟克妻了!到时候,这说亲一事,岂不是难上加难?那七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娶到妻子、为定西侯府绵延子嗣?
想到这儿。周常庭更是大感头疼,却还要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询问宋氏:“这几位姑娘年龄都有多大了?”
“虞家四小姐和孔三姑娘今年都有十六岁了,其中,孔三姑娘不止容貌极为娇艳、举止大方得体。还颇通琴棋书画,也是盛京有名的才女。也是因着在家中诸位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幼。再加上自幼聪颖伶俐,所以孔三姑娘颇得孔大人的喜爱和娇纵,因此这孔三姑娘的婚事才拖到了如今还没有定下来。”说到这儿,宋氏笑了笑。继续道:“说起来,原先我随着母亲出门赴宴时,还听别的几位夫人们提起过。说是这位孔三姑娘虽然聪颖,但却极不擅长女红和管家理事。算起来也不是做媳妇的好人选,所以京中少有夫人上门向孔家提起亲事。”
周常庭闻言,在心内飞快地盘算了一番,孔三姑娘今年十六岁,比自家七弟要大上一岁,如果能定下亲事,想必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成亲了,如今的局势,七弟是越快成亲越好。
而这性子骄纵、不擅女红和管家理事虽说是缺点,可如今七弟的情况,若非这样有缺点在身、难嫁出去的姑娘,只怕人家也不会同意亲事。以侯府如今的境况,女红如何倒是无所谓,管家理事也可以等孔三姑娘嫁进来之后、跟着母亲慢慢地学习,性子骄纵、多磨练个几年就好了。毕竟这孔三姑娘人品才貌皆是上上等,向来母亲也是颇为满意的。
宋氏却没有注意到周常庭的举动,而是继续一五一十的说道:“这虞家四小姐如今尚未定亲的原因则和孔三姑娘又不一样。她是信中侯嫡亲的三弟所出的嫡次女,上头有个亲姐姐,下面又有个嫡亲的妹妹,姐姐和妹妹皆是出落得花儿一样娇艳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