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通房开了脸做姨娘呢,那就会给自己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把自己远远的嫁给一个开铺子的小商人,将来的日子总也是不愁吃穿的。
如今她每个月能拿到二两银子的月钱,加上太夫人、老夫人和四老爷的赏赐,还有底下小丫鬟、粗使婆子们的孝敬,每月她差不多能有三两银子的出息。她又素来是个节省的,每月这三两银子几乎都是攒下来、托人捎回家给娘。
而素来以宽厚待下人的乔家还有一个规矩,每月府里的下人都会有一到三天的休沐,一等的嬷嬷和丫鬟三天休沐时间,每人回去的时候会给八分银子,两斤肉,十斤精米;二等、三等的嬷嬷丫鬟依次递减。
她为了能好好当差、早日爬到大丫鬟的位子上,这些年来从没有一次休沐出过府回过家,都是留在府里伺候主子。而她每月应分得的这些银钱和肉米也会托了人给捎回家。
再加上她平日里省下来的衣裳料子和金银首饰,这七七八八的算下来,从她进府到成为四老爷的通房,这七八年里她陆陆续续的往家捎了有二百多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娘的眼睛被治好了,家里又买了十亩上好的水田,把家里住了几十年的破房子给扒了、重新盖了一个崭新的大院子。
大哥也不用再到码头上给人家扛包袱了,每天只用好好的经营着家里的十几亩水田,就足够一家子一年宽裕的生活了。
三年前大哥娶了亲,大嫂是同村王家的女儿,也是个老实本分、勤劳不怕吃苦的姑娘,两年前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如今肚子里又怀上了第二胎。
头脑灵活的二哥则在五年前拿了二十两银子做本钱,在镇上开了一家杂货铺子,又因着自己好歹也是在乔家当差、所以镇上的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如今这五年经营下来,生意渐渐地做大,二哥便把铺子开到了县城里去,每个月总有十几两银子的进账。
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滋润。
按说这样的生活,比起从前在庄子里的日子,简直是云泥之别。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