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又或者他会如何迁怒那帮替朱常洛背了黑锅的海盗,总之,那都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他当然也不会提那些海盗考虑。假若那些亡命的海盗与丰臣秀吉的火拼的话,他后只会兴奋和高兴,绝对不会有哪怕一丝内疚的。
显然,朱常洛能够接到从大明京师送来的消息,即便是朱翊钧派来朝鲜传旨的钦差一路耽搁,也会在近期赶到的。当然,即便是赶不了这么快,这么大的事情,这种消息总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的。作为大明的属国,作为朝鲜王,特别是在如今日本再次进犯朝鲜的紧急关头,李昖当然会特别在意大明的动静,所以,即便是前来传旨的钦差还在路上,他却以并不比朱常洛差多少的速度了朱翊钧的这个旨意。
当朱常洛带着“南巡”的兵马,马不停蹄的赶到汉城时,他收到的欢迎程度,更是几乎前所未有,至少比他作为钦差刚来汉城时,又要隆重了不少——朝鲜王亲自带领朝鲜的文武百官,出城五十里迎接即将成为参赞朝鲜事务的朱常洛也由不得他不如此隆重,毕竟朱常洛有了参赞的名头,无论在谁看来,这都是立太子的前奏有机会成为太子和即将成为太子,这当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为大明的头号属国,作为又要遭受日本的进犯而必须要依靠大明的朝鲜国王,对待大明未来的君王,那是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的。
朝鲜王能够朱翊钧已经下达而还没有来到的圣旨,作为总兵,董一元当然也有的途径这一切,所以,在朱常洛从蔚山赶来汉城时,他没有见到同样是来传旨的董一元。对此,他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董一元也是身负传旨任务的,他是来让朱常洛去朝鲜的大后方呆着的。可朱翊钧有了最新的旨意,是要任命朱常洛为参赞朝鲜事务,并没有说要朱常洛这个参赞去朝鲜的大后方,那么就会与之前交给董一元的旨意有了冲突。
当然,有了新的旨意,先前的圣旨肯定是要过期作废的,但是新的圣旨还在路上,董一元在没有接到新圣旨之前,是必须要执行的传旨任务的,可假若真这样的话,那么就会留下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