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光彩夺目的场景:圆月之下,一栋五彩斑斓的建筑物矗立在那里,成为整条街上最耀眼的明星。
这……这哪里还是一个简单的改造,分明是成了一个标准的便利式商务楼的格局呀!
但这都是小问题,真正让慧颖感觉到震撼的是,徐超居然能够描画出这样的一幅场景,这分明是建筑设计的范畴,跟徐超最为熟悉的平面设计完全不搭调。
什么时候学习平面设计的人,也能够把建筑设计的东西搞出来了?
但这还仅仅是整个设计图的一部分,在另外的一张图上,徐超针对这栋建筑物的背后做了更深度的设计。
毕竟,按照实际的空间来看,这栋建筑实际上只是占据了整个厂区靠近南半部分的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在这栋建筑物和后面的厂房之间还有大概30多米的距离。
徐超的设定是,从最南侧这栋建筑物的第三层,延伸出两条十米左右的空中通道,和后面的第一排厂房对接起来,空中通道的下面依旧是使用钢筋混凝土作支撑,除了留出一条宽约十米的通道,作为行车通道外,徐超还在建筑物背后的其余规划处一长排的小吃区。
在慧颖手里拿着的这张图上,小吃区是露天的,不过在另外的一张图纸上,慧颖可以看到,徐超又在露天的区域之上增设了雨棚。
这样一来,也就保证了这些小吃区的风雨无阻的正常营业,当然,因为雨棚不是封闭的,东西两侧是完完全全的通畅的,保证了这两个方向的正常通风,不会太闷。
空中通道同样在雨棚的覆盖之下,这两条通道却是使用钢化玻璃封闭起来,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一个个的小摊位,可以摆放一些小的柜台。
空中通道的北头,是直接连接到了厂房之中。
整个的厂房在徐超的设计之中是封闭起来的,每个通道各有一扇门通往这个厂房之中。
只不过,这个厂房被徐超分割成了两层,下面的一层空荡荡的,不知道徐超是个什么样的设计,上面的一层,以西侧的通道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