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后再分专业学习。
专业按成绩的的好坏和兴趣爱按以三十人为基准,分为十人学体疗,五人学疮肿,五人学药学,四人学少小,二人学耳目口齿,二人学针科,一人学按摩科,一人学咒禁科。
(体疗相当于内科,少小为小儿科,疮肿为外科,耳目口齿为五官科.)
并规定学习年限:‘体疗者七年成,少小针科及疮肿五年,药学按摩科四年,耳目口齿之疾二年成。
同时还规定学生除了入学考试以外,月、季、年都有考试。对于学习九年仍不及格者,即令退学。而对于考试成绩优良的,予以奖励
这样的考试制度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并且可以及时发现人材。太医署不仅规定对学生定期考核,而且‘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对于教师和教辅人员的考核制度保证了师资队伍的质量,这样也保证了整个医学校的教育质量。
同时李世民还接受了张阳的建议在军中选取了一千名能识字聪明且记性好的军人送到太医署交由孙思邈进行简单的外伤培训,学习一些军队常见的外伤(如刀伤,摔伤,骨折。)的医治手段,临时作为军队的专门的军医的存在。
以便未来发生大战时军队能够保持更低的伤亡,能让更多的军人得到及时的救治,不至于应为医治不及时而伤残或者丢掉性命!
并且孙思邈和大唐医学部和尚药局的御医们,在张阳的提议下,李世民的圣旨下编辑了一套简单的,常见的外伤及突发病急救手册,普及于军中和民间。
当然这由于是简单的急救手册所以内容并不多,就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急救常识,所以在圣旨下达的第三天就由孙思邈和尚药局的御医们共同整理的急救手册就出炉了。
不过由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不成熟,现在这本急救手册也只是暂时作为那群为数一千人的士兵军医的教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