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可丹朱实在没有什么治世之才,又把朝臣得罪了个遍,尧也是万般无奈,为了自己的一众小儿女的生计,也不大愿意让丹朱上位。
加上,先前自己已经说出要让位给贤人的话来,尧也不好意思反悔。
毕竟自己虽然是皇帝,可要是下面的大臣一致反对的话,自己也不能一意孤行,否则,也是有被推翻统治地位的可能的。
更何况,这个虞舜,不但是先祖黄帝的嫡传一脉,如今也是自己的女婿,算起来也不是外人。
而且,这个虞舜,看起来确实是个好人,至少他登基之后,应该不会为难自己的子孙。
于是,没有了退路之下,尧只得把这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女婿,虞舜,这就是历史上古今颂扬的“尧让舜禅”。
这一年,尧八十六岁,共计当了七十年的皇帝。
虞舜,黄帝的第八代孙子,生于姚地,遂以姚为姓,名重华。
虞舜执政期间,在政事上做了大量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原本夹杂不清的各项官职的职责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命司空治理水土,司徒主理教化,后稷掌管农业等等。此外还规定了三年考察一次政绩,以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官员升迁罢免,一时之间吏治为之一清。
更兼,虞舜本人品德着实让人信服,“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不论舜走到哪里,在舜的言传身教之下,便会自动兴起一股礼让之风来。
因而,数年之间,舜的政绩便已经颇为可观了。
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舜再次起用了一个治水的水正,重新启动了荒废了十数年的抗洪大业。而这个水正的名字,叫做,禹。后来被封为夏伯,所以又称夏禹,或者伯。
禹的父亲是鯀,传闻,鯀被尧派人杀死后,三年尸体不腐烂,后被人用刀破开腹部,一道黄光飞出,于是禹便出生了。
待到舜继位为帝之时,禹已然长大成人,继承了乃父的遗志,禹一直都想彻底解决水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