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过是在此八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并对其具体含义加以引申、注释而已。
《形坟?乾坤易》,乃是公孙轩辕一生所学的集大成之作,与《山坟?连山易》、《气坟?归藏易》并称“三坟”,是为人族历史上最早的三部大道之书,也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的理论体系已然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备。
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这三坟之书后世已然失传
传闻,孔子编的《易经》,便是根据三坟加以修订的,更有传闻,老子童鞋的《道德经》,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是源自《归藏易》。
虽然这些传闻已然不大可考,但三坟之书应当是确有其实的。
《左传?昭公十二年传》记载,“王曰.(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可见,三坟之书至春秋之时,尚有流传,但只有少数学问渊博之人能够看懂罢了。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话说,有熊族长公孙轩辕将伏羲与神农的八卦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终于编成了易学史上第三部巨著,《形坟?乾坤易》,公孙轩辕的人族共主之位也终于功德圆满。
这部道书大成之日,天现异相,风云涌动,最后降下了一坨坨,黄黄的,名叫功德的事物,砸在了兀自沉浸于书成的喜悦之中的公孙轩辕的头上。
虽然同样是编书成就功德的,可公孙轩辕所得的这坨功德,比起三皇来,却是小了许多。
不过,饶是如此,因为公孙轩辕本就已经将御女心经修至将近修成,依然是半步之差,便可迈入仙道行列,因而在这坨不大不小的功德之力的帮助下,公孙轩辕也终于顺利成就了仙人之位。
而且,成就仙体之后,公孙轩辕的法力仍旧一路飙升,一直升至第九重天之境,终于慢慢稳定了下来。
修炼不过十数年,就到如此修为,比起寻常修士而言,也确实称得上是神速了,即便是那个靠着太上老头的丹药喂大的玄都法师,如今也不过是比这公孙轩辕,修为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