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何冒挠了挠自己的脑袋,犹豫了一会,吞吞吐吐地说道:“那孙太守说…说…”
“说了什么?”康王也着急的问道。
“他说他昨日接到的圣旨是即刻带兵北上救援济州,并没有接到与康王兵马汇合的旨意,并且走汶河一线是通往济州最近的道路,他不愿意将队伍带到东平一带。”
“什么?好个孙文虎啊,都这个时候了还给我耍心眼儿!”这康王一听孙文虎不愿带兵来东平,就已料到他心里的想法。这孙文虎本是童贯的外甥,宣和初年曾跟随童贯出征大辽也曾立下许多战功。后来童贯被杀,孙文虎被贬为兖州太守,因此对钦宗多有不满。此次济王被金兵围困,孙文虎早已得知消息,但他一直按兵不动,若不是钦宗派了钦差过来催促,他还不知道会拖延到什么时候。
孙文虎之所以不愿意来东平见康王,这其中的原因也是耐人寻味,首选来说。康王身为钦宗的弟弟,自然要比他一个州郡太守的官职要大,若孙文虎投靠了康王,那他的三万大军会顺理成章地该由康王来指挥。指挥权的易手会让这些长期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很不习惯,这些地方将领平日里都是天高皇帝远,利用军权横征暴敛,哪能轻易受别人的管束?其次来说。这次救援济州的人马共有三路,一路是青州太守,一路是兖州太守。剩下的一路便是康王的这支人马,假如这场救援之战以宋军获胜而结束,那三路大军就会平分这份功劳,可是一旦孙文虎投靠了康王,那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还保不准会发生什么变故。
北宋的官员们向来工于算计,在这方面的眼光都比较长远,所以他们在外敌入侵时候的表现总是那么的令人不解,就跟这靖康元年发生的所有事情一样,让无数后世的研究者们既感到惊奇,又感到费解。谁能想到,一个十二世纪全世界最繁华的都城,一个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已达到顶峰的朝代,一个经济财富占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国家,竟然这么轻易的就被一个北方的游牧民族所灭亡、所统治,并且前前后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