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十中”。
现在十中的学制为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开设科目有修身、国文、英语、数学(代数学、几何学、三角学)、物理、化学、博物(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及卫生学)、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在去年,也就是国民七年(1918)十月,教育部召开中等学校校长会议,决定全国中学校一律添习武术,又增“武术”一科。
宫肇海回忆到这里,心中就不由得的感慨道:“看样子国民时候上学时学的课程比自己在21世纪上学学的还要多!无论哪个年代的学生都不容易啊!”
至于自己被迫退学是因为,今年北平爆发“五四”运动后,在5月9日,“十中”学生在进步教师王其惠等支持下,联络益都各校,在法庆寺成立“益都学生救国联合会”,学生丁忠基(益都县人,回族)被推选为会长。
大会致电北平政府:“外交失败,山东濒危,三齐人民将罹万劫不复之祸,刀俎鱼肉,后患何穷!”“倘有决裂,公民等誓死捐驱,为国后援!”其中,学生杨同煦割破三个手指,血书“赤心救国,身死志存”八个大字。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激荡着青年学生的热血,随后游行示威。在卫街,烧掉“怡翰斋”印书铺印售的“四书”、“五经”等书籍,并捣毁商店出售的日货;发动城乡群众,抵制日货,开展反日爱国活动。
宫肇海回忆到这里,心中不由的想也不知道这年代的学生是叫“傻”还是爱国!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结果,7月17日,学生在检查日货的时候,与日本人发生冲突,“联合会”副会长学生马中怀被益都火车站的日本守备队逮去,激起全县人民的愤慨,市民罢市,农民进城,近万名义愤填膺的学生、工人、市民、农民涌向县政府,静坐请愿。学生扛着两面大白旗,一面写“消极抵制”,一面写“积极进行”。慑于人民群众的义愤,日寇于28日将马中怀释放。全县挂出“欢迎马回回”的横幅,在“十中”召开欢迎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