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本家在朝中人脉也不少。
虽然姑父走后李家看似没了惊采绝艳的人才,但李家二伯也是个踏实务实之人。只不过没有姑父那样出彩罢了。不然也不能做到四品京官,却稳坐多年没有被人挤掉,说明还是有些本事的。
尤其是李家二婶娘家母亲可是江南望族之女,教出来的嫡女怎么可能是平庸之辈呢?又怎么可能拜左相为师?这里面一点能耐都没有。谁信啊?
表姐有这么好的先决条件却不知道用,拉拢一下婶婶,好歹也照顾了好几年时间,等李家哥哥金榜题名,难道那不是自己哥哥。能不为她撑腰么?再有杨家这层关系在,她要机灵些,将来哥哥有了功名,能主动过来帮哥哥说个情,运作一下进翰林院干上三年熬下资历。主动地递个好给自己亲婶婶,婶婶能不明白?
要知道翰林院是个清苦的地方,可是学问却大了去了,自古官场流行一句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由此足见翰林院在官场中的地位。
李家乃是表姐本家,她却不懂该搞好关系,一味嫌弃李家清贫,还仗势欺辱自己亲婶婶,真是让人觉得凉薄,记得她第一次来杨家时,穿戴也都是极好的,首饰也鲜亮,想来该是李家婶婶给准备得,无论怎样,婶婶没有亏待她。
毕竟不是自己亲娘,你不能要求人家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在侄女身上,有所忽视也是难免,但大面上却没让她委屈过,她这样做确实让人心凉。
杨岚慢慢地在院子里散步,碧云却听清了刚才她给许妈妈的话,疑惑的问道:“小姐可是为了少爷们才交好李家?”
杨岚笑了笑,“我没想那么远,我只是觉得既然是亲戚,人家并没有得罪过我们,为什么不能保持良好的来往呢!更何况听说李家哥哥读书也很不错,如今都是举人身份了,并不是白丁。说不准将来就会和哥哥们同朝共事,要知道咱家是武将,在文官路上略显薄弱,一旦父兄们在前朝有事,若能有几个嘴皮子利索的文官,帮咱们说一句话,那效果都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