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也让农家乐生意一片大红,方圆十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柳家二房的人现在腰板子无比硬实。
前一阵子柳二河出门别人称呼他一声柳二爷,他还不好意思应。
现在,倒也见怪不怪了,别人喊一声,他也会笑一笑。
远子的学业也很好,他在学堂很用心,夫子时常夸赞,进步可谓突飞猛进。
而柳月娥现在也成了柳素娥最强有力的后盾,她和柳桂娥每日负责做面条,做粉面子这样的活计。
怕她两人忙不过来,柳素娥便在村里请了几个妇人过来帮忙,一日给十五文的工钱。
十五文钱可不少,在镇子上做工,也才一日十一文钱。
所以这几个妇人很是感激柳素娥,都巴不得来柳家帮忙。
柳素娥倒也会做人,将此事都推在张氏头上,说是自己母亲安排的。
一时间,张氏进村,便是许多女人巴结的对象。问她店里还需不需要人手,家里的活计还忙不忙的过来,诸如此类的消息。
还有些有心人,甚至专门使唤自己的儿子过来帮忙,分为不要。
当然这心思就在明显不过了,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能拐一个柳家的闺女最好。
只可惜,柳二河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来一个打发一个,来一双,打发一双,一个也不留。
尤其是现在年底,送礼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许多。
你一篮子鸡蛋,他一只山鸡,还有送野猪肉,送山货,柳家的库房本来就小,这下子都要爆掉了。
无非是想巴结二房的人,希望以后柳素娥生意做大了,能不忘他们而已。
相比于二房的热闹,大房那边就清冷多了。
柳瑞娥回家也有一段日子了,身子已经大好。只是毕竟经历了一次失子之痛,现在她每次来月事,都会痛苦的不得了,就好像自己又小产了一般。
而胡氏,经历过这样的一次事情之后,似乎也比从前沉寂了些,那些幺蛾子,也不敢再轻易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