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并且陈述几条理由力证皇上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时候退位就成了。
“如今朝中之所以分成几派。无非是郑王府和建安侯府都未曾表态的缘故。大家心中都有私心,所以有些人才会利用这点煽风点火让大臣们呼请皇上听从劫匪摆布。如果王爷明言表示拥护皇上,那么不但皇上会感激您,大臣也再没有话可说。这样一来。岂不好么?”
郑王听毕。点了点头。但是马上又道:“这么一来,磊儿的性命岂不堪忧?”虽说殷磊只是个庶子,可也到底是他的骨血。而且他还得照顾许侧妃的心情啊。
谢荣默了默,说道:“我以性命担保,不会的。”
郑王默然。
翌日乾清宫朝议之上,郑王果然就铿锵有力地奏请皇帝不要理会劫匪的态度,继续坐镇乾清宫了。并且还拍着胸脯义正辞严的表示大胤朝在皇帝数十年的治理下才有如此的面貌,如果皇帝就这么退位,一来有损皇威,让东南夷族轻视我朝,二来也涨了乱党的威风,所以一定不能退云云。
他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番态度不能不使朝堂哗然,但是不管怎么样,随着他的掷地有声,那些原本还打算做他的后备力量的人们也都无语了。而皇帝听见他站出来这么样振臂高呼,心下到底舒坦了些,旁人就是说十句拥护他的话也比不上当事人说一句来得有用,何况这次郑王不遗余力。
谢琬听钱壮说完这段之后,摇着扇子半日没出声。
郑王如此不顾亲儿子的性命来唱这场戏,不管是真拥护还是假拥护,能舍出个儿子来做戏的也不多见。皇帝感念之余,事后必然会接见郑王,郑王顺便表扬下谢荣也不是不可能,因为皇帝当初本来就对谢荣轻判了,可见还留有余地。
“建安侯又是什么样的表现?”谢琬问钱壮。
钱壮道:“建安侯暗地里把郑王骂了个半死,因为这样一来显然等于把丁峻的性命也送了出去。”
谢琬点点头。这是自然,建安候又没有见过谢荣,并不知道丁峻究竟有没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