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尚书更得朕心,本不想太快提升王卿,御史的折子让朕……很为难呐。朕一向赏罚分明,王卿为国操劳,朕不仅没给他赢得的奖赏,眼看着他被御史弹劾?哪是明君所为?”
符合朕心意,这句话道尽了一切。
阁臣们不是没有本事,可他们都忘了乾元帝对顾三少毫无底线的恩宠。
王译信为顾天泽‘铺路’,做得再过分,只要不危机国朝根基。乾元帝都会支持。
“朕就不懂,不过是调离几名官员离川。怎么有这么多人上前唧唧歪歪?莫非他们……朕还动不得?”
“臣不敢。”
阁臣忙请罪,彼此交换了一个目光,不管他们平时有多少明争暗斗,在此时他们必得齐心说服乾元帝,他们有个统一的身份——文官。
都处在文官利益集团之中。
文官集团不会只甘心做强势帝王的应声虫,阁臣体系给他们同约束高高在上帝王的本钱。
只可惜乾元帝身为国朝第二代帝王,太过强势,也太霸道,根本不给阁臣文官任何机会,他们只是臣子,遵从乾元帝的命令做事即可。
“御史上书也是职责所在,并非针对王侍郎。王侍郎处事公允,在吏部甚有威望,然毕竟他入吏部时间尚短,还需磨砺。臣以为有吏部侍郎照看,必然会让王侍郎受益匪浅。”
首辅当机立断,与其让王译信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还不如牺牲被调离川中的官员。
何况调离的官员又不是首辅背后势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犯不着为他们送王译信登上吏部尚书的位置。
其余人也跟上赞同首辅所言。
乾元帝嘴角一勾,“这么说来,你们也赞同王卿的安排?”
“是,臣不知王侍郎苦心,是臣之过。”
“你们是有错。别忘了,吏部是朕的。”
乾元帝扔下这句话,起身出御书房,在门口,背对着阁臣,“整个天下也是朕的,朕说谁行,不行也行!朕看不上谁,行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