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天,各处的里正就疯了一样地拥向中寨,所有的村寨都提出来,兴水利的土地他们能让出来,人工也绝对没有问题,只要衙门能把勘探风水的高人先派到他们那里去,他们就能负担这些高人的工钱。只要衙门让他们先打井蓄水,他们不仅不让衙门花钱,甚至还愿意朝衙门另外缴纳一笔钱。
商成和他的下属原本还以为兴修“水利工程”一一这是个刚刚开始在西马直流行起来的新名词一一会有一些阻力,因为衙门确实一时拿不出钱来,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看到这种情况,他们才知道自己先前的担心都是多余。如今他们不得不为另外一桩事而苦恼了一一怎么样安排各个村寨开工的先后顺序。在一屋子里正户长的争吵声中,蒋书办替商成出了一个看着不怎么好的主意一一让大家抓阄来决定。无可奈何之下,商成也只好把这个他无比挠头的事情交给老天爷来决定了。
标明着“壹贰叁肆……”的小纸条被搓成团丢到一个大碗里,十几二十个乡绅无比虔诚又无比郑重地伸出了自己的手,仿佛他们抓的不是纸团,不是修水利的顺序,而是在决定自己的命运。然后有的人仰天大笑,有的人垂头丧气,有的人懊恼得就象个庄户汉一样,一屁股就坐到公事房的泥地上,抻着衣袖抹眼泪。
到三月中旬时,勘探井位确定池塘位置以及引水路线的高人们已经走过了六个村寨。他们走过的地方,无一例外都出现了热火朝天的热闹局面,挖土、打井、砸石头、垒堰、挖渠……庄户们就象给自己修新婚的房子一样投入这个大场面里,连七八岁的半大娃娃也跟着大人们一道忙碌一一他们干不粗活重活,但是一双手总能拎个泥包提个土筐。他们也在为了和干旱抗争而贡献出自己微薄的一份力气……
但是问题也不停地出现。
首先是围堰的设置。按“高人们”的计划,整个西河,包括它上游中游的两个支流,要筑四道蓄水围堰。可这个办法被下游的十一个村寨一致否决。要是旱情太重,上游中游把着围堰不放水,他们这些下游地方怎么办?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