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做有控制的探测根本不可能。因此,这种能源不能作为远程宇航的动力。
事实上1吨氨燃料通过热核反应只释放出0.007吨的能量,却生成了0.993吨的渣子----氦,其效力太低了。幸而现代科学发现了正、反物质的机理,我们知道,自然界存在着一种与电子相同而电荷相反的正电子,后来又发现了质量与质子相等却带负电荷的反质子。接着反中子、反中微子也相继被发现,到现在所以粒子都已被发现,反粒子可以构成反原子反原子构成反物质。但反物质不能以常态在地球上存在,正、反物质水火不相容,它们一旦接触,就转化成一团光而湮灭,同时释放出比氢弹爆炸大上千倍的能量。具体说,在火箭的燃料箱里分别装上一半正物质和一半反物质,然后使正反物质在燃料室里喷嘴相碰,它们立即转化为光,光以光速从火箭尾部喷射出去,推动火箭前进。火箭喷出的是光子而不是气体或其他什么物质,这和火箭称为光子火箭,它可以接近光速。
要生产这种光子火箭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可能,但是这种发展前景是现实的和科学的。一旦获得可以制取反物质的技能,同时发明可以控制正、反物质接触的“绝缘”材料和方法,到那时光子火箭的设想才有实现的可能,这种前景是相当诱人而遥远的。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当宇宙飞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宇航员相对于地球的时间流逝大大减慢,飞船越接近光速,他就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在他有生之年内)在宇宙空间做长距离手遨游艺机。说到此,远程宇航是否就有意义了呢?还不是的。让我们做一个这样的设想:
一个宇航员驾驶着光子飞船,加速到非常接近光速去做远程的恒星际旅行,这时,时间效应起着明显的作用,宇航员用相对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若千光年距离的一些星球去探险,并且安全地返回地球。这时的地球又是什么景象呢?“天上方一日,地上数千年”效应的结果,地球人类已经历了几万年,宇航员回到这个似曾相识的家乡,地球上的进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