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着飞艇的一系列事件,情报局方面自然是第一时间汇报给叶韬的。将同样的材料交到丹阳,让谈晓培过目却只是按照常规操作而已。北疆一应政令军令从北疆经略府发出,包括情报和其他各个领域,在紧急情况下,与北辽相邻的总督府可以做出临时调处,但必须向朝廷和北疆经略府报备……这是最近谈晓培几次在朝会上强调的事情。随着叶韬将原来激流勇进的攻势变成现在不断在积攒着力量的对峙,颇有些不懂个中味道的莽人弹劾叶韬有不臣之心。而谈晓培轻装简从地飞赴中军镇看望自己的外孙,并且和叶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对战局的讨论,并且几次在朝廷上强调叶韬的辖制权限,终于让所有人看到了他们这一组奇怪的君臣之间的亲密、默契和信任。
情报局的聂锐对这种情况也颇为满意,虽然有很多情报局方面的任务,叶韬是通过电报将命令和任务书发到他手里,通过他去布置,而不是要求掌握那些线人的情况,但叶韬却坦率告诉了他自己在北辽的布置,当然,也仅限于他。聂锐这才知道孔新华这么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及他身边的那些人的整个来历。而从那一刻起,情报局围绕着为孔新华打掩护,前前后后策动了大大小小不下三十次行动,终于成功地在燕京附近的两场冲突之后,看到了孔新华成为北辽的红人,成为了能够损失和北辽中枢保持亲密联系的重要一环。有时候,聂锐都觉得,叶韬如果专心情报工作,恐怕他可以轻松很多。春南宋家现在隐隐已经成为叶韬的亲密合作伙伴,虽然表面上宋家的商号和七海商社、九州商社以及叶氏工坊明争暗斗,宋家的商号隐隐已经成为春南各种民用产品技术革新的先驱,但聂锐知道,宋家的工坊里,叶氏工坊出身技师就有整整二十位,还有各级工匠不下百人。两家在春南的势力无法触及到的南洋、涯州,早就开始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开发。宋家在南方有许多农庄,对热带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可要比叶韬、齐老爷子带过去的人熟悉多了,靠着宋家的支援,现在涯州的橡胶产量才得以能满足叶韬的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