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韬本来是准备拉着大家来开开眼,没想到飞艇的试验和展示很快就走样了。叶韬不得不现场制定了不允许任何两个军级干部、部级干部同时在一个飞艇上,不允许超过两个营级或同级文官同时在一个飞艇上的规定,让大家轮流乘坐飞艇过了把瘾。而后大家也不管叶氏工坊是不是现在就有规模生产的能力,纷纷为各自部门下订单……这些人还都是有权力这么干的。
传信局订了五十艘飞艇,似乎是准备覆盖整个云州和东平的传信网络,按照叶氏工坊至少三个月之后才能形成规模生产飞艇能力,到时候恐怕也很难有超过每个月六艘的产能,光是这张单子就够飞艇工坊忙活一年。不过这也自然,其他部门还要考虑到飞艇以后的改型,需要更大运力才能满足需要,但对传信局来说,现在的这种飞艇就正好。另外对于这种体型的飞艇十分满意的就是中军营了,让石榴营正自己下单子订购这种价格高昂的东西她是不敢的,但她却早就被戴云吩咐了订购十艘,主要用于战役指挥、观察以及对重器械营进行校射。可无论是传信局还是中军营,都只能保证先期交付几艘让他们培训人员,其他的全部押后再议。
和叶氏工坊的关系,大概很少人能够比索铮更铁了,虽然觉得辎重营和云州的军事后勤系统的确有快速配送的需要,但现在这种体型和运载能力的飞艇距离索铮的要求还很远,他的目标是一年或者更久之后才能够诞生的新型飞艇。也很少有人能比索铮更不着急了。索铮的确是年少得志,年纪轻轻就掌握起了整个云州的军事后勤体系,没有亲自砍过一个人就已经是将军。他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不在战场,虽然他这个将军在不懂行的人看来是水货,但军中大家都指靠着他呢。虽然后勤不如战场上的军功那么明显,那么引人注目,但只要索铮勤勤恳恳干下去,他将来必然是军中大佬级别的人物。问题不是他不愿意协助培训后勤军官,而是培训出来的数量远赶不上需求,而其中还有不少看不上这种重要而安全的工作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