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的手法非常老练而富有创意,终于被杨殷看中,帮助帝室转移资产。当时。杨殷已经意识到了大唐的覆灭即将到来。就看这压垮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时候落下了。是天灾还是**?什么都有可能。杨殷自己是想要和王朝一同赴死的,但他却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好好生活下去。哪怕是作为一介平民。
陈珈作为宰相接受了这个挑战。虽然他的确不是一个模范的臣子,虽然他表面上维持形象的功夫和他私底下经营的功夫几乎不相上下,但他对大唐的确是有着一份希望、一份期待、一份眷恋。而在担任宰相之后,当看到的事情足够多足够深,当意识到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改变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的分崩离析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越发堕落了。但是,当杨殷提出了那样的要求,陈珈还是不折不扣地遵行了,这可能是他唯一的一次,完全不打折扣反而是有些超出地遵行了圣意。
为了做到这一步,陈珈甚至伪造了帝国的回光返照。军事上不小的胜利,农田的增产,吏治的整顿,乃至于天降祥瑞,仿佛中兴希望在即。而当时陈珈的光辉印象,也是在被翻出那些异常情况之前,在所有人心中的普遍的印象:陈珈是个能臣。实际上,陈珈却是以透支整个帝国之后许多年的力量的各种极端方法在做事。当时对普通百姓的税收压榨,对没有背景的地主富户阶层的各种盘剥和处置之严厉、情况之严峻,没有惹出大规模的叛乱,也实在算是陈珈的手段了得了。大笔的金钱除了用于维持帝国庞大开支,以各种方法为帝国争取时间让陈珈进行部署之外,都被陈珈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转移了。实际上,当时陈珈曾经尝试过的各种挪用和转移资产的手段,简直是一部再精彩不过的教程。
陈珈协同当时的国师无尘子,组建了一支以护卫帝室苗裔为唯一目标的忠心耿耿的军队,他们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买下了许许多多资产并托付给合适的家族经营,而让帝室苗裔能够每年用分红来保证足够的花销。有些布置,在几百年之前存在,而现在仍然经营良好的商号身上不断体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