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的是金属矿藏相对较少,只能满足本星的生产生活需要,无法发展航天等消耗大量金属材料的重工业。
所以郑国星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因为位置关键(处于东华邦联的正中心位置),所以物流和仓储行业发展成熟。
郑国星最为东华人所熟知的就是她出产的面粉和大米,开始的时候还被称作郑国米、郑国面,后来简称为郑米、郑面,现在被称为正米、正面,意思很明显,这里出产的大米和白面才是真正的米和面,由此可知郑国星的农业在东华邦联所处的位置。
虽然科技发展到宇航时代以后,人工合成食物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无论是何种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可溶(可吸收)性金属化合物等,都可以直接通过空气中的氮氧、河流中的氢氧以及矿藏中的磷、硫、铁、镁等元素加以合成制造出来。
但是合成食物的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完全没有自然的清香不说,吃进嘴里总给人一种非常怪异的感觉。所以除了少数万不得已的情况和被限制的人,比如进行星际探险的大型,超大型探险船上就装备了合成食物系统,能够利用循环使用的办法将排泄物等转化为食物,大家都懂的,请问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吃那玩意儿,有心理障碍啊。
当然了,还有一些人就不得不享受这种非人的待遇了,比如战争难民和罪犯等,对他们而言,能够有口吃的维持生命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能挑三拈四的。
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人类完全可以复制天然食物的味道,使之吃到嘴里完全发现不了差别。不过添加数十种甚至超过一两百种的微量化合物进入主食料中,每一种的浓度都要恰如其分,这个过程所花费的代价那就过于庞大了,以至于这种和纯天然食物没有任何差别的合成食物的价格恐怕会远远超过自然种植、养殖或捕捞的价格,在经济性上来说并不合理,所以无法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相信总有一天,合成食物将会走上人类的餐桌,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