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难以置信,只靠人类自身的力量怎么可能做到呢?”
乔淑雅自然不会说那是个世界未解之谜,只得含糊道,“科技进步固然让很多不可能化为可能。也让很多可能化为不可能。”
维克多也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确实。同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可以有很多种。想不到,不代表就不存在。只是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科技越发达。人类反而越懒于动脑筋。”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讽刺我笨啊!菲利克斯怒瞪着维克多。
乔淑雅连忙继续介绍下去,“接下来出现了原始的石屋,跟树枝棚的形状类似。筒形的墙壁顶部逐渐聚拢。直到柱和拱出现,才使石建筑产生的飞跃式的发展。”
她陆续地放上了许多希腊的神庙、柱廊和剧场。着重介绍了三种经典的希腊柱式的规制。作为欧洲所有文化的源头,希腊人的自信、自由、优雅,在建筑上随处都得以体现。最难得的是,他们的技艺并不粗糙。在缺少足够理论支持的情况下,仅凭经验积累和观察总结,就能做到“纠视差”这种精细的效果,不得不令人震撼,帕提侬神庙就是典型代表。
“它的每根柱子都不是简单的直上直下,而是中间稍微鼓出来一点。这样在蓝天的背景下,柱子不会因为明暗的反差显得过细。正面两侧的柱子都稍稍向内倾斜,神庙中间的地基比两边的略高,这样就给在正面观察的人超过神庙实际尺寸的高大感觉。”
劳伦斯开玩笑道,“说不定是有个未来人穿越过去,帮他们完成了设计呢。”
这话搁在上辈子,乔淑雅是肯定不会信的,现在嘛,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维克多则专注于建筑本身,“之前见到有些建筑明显出现了拱的结构,却好像没有被广泛地应用。”
“是这样。”乔淑雅点点头,“可能那不符合他们的审美吧。所以直到罗马人到来,继承和发扬了这些建筑风格,才让拱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们还发明了‘筒拱’和‘十字拱’。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角斗场、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