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山旅长在司令部警卫班保护之下,进了惠远城堡,直到两个多小时之后,才陪同守军营长出来受降,让侯大山他们好一阵子担心。
惠远城在伊宁西三十公里,霍城东南九公里,南濒伊犁河,扼西部边境,地势险要,规模宏大。惠远古城是新疆历史名城之一,从乾隆年间到光绪末年的一个半世纪,一直是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乾隆二十八年,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筑城,乾隆帝亲自赐名曰“惠远”,取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之意。
直到今天,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其正大门以及庭院中厅堂、曲径回廊、将军亭的古韵依旧。惠远古城中心矗立者宏伟高大的钟鼓楼,登楼远眺,城内外风光尽收眼底。历史上,林则徐、邓廷桢等名士都曾在此地留下辉煌业绩。林则徐被发配至此,曾经率当地民众开水利,固边防,开荒地,发展经济,为民造福,深得当时的伊犁将军和各族人民的尊敬和信赖。
一方面考虑到此城易守难攻,另外,又考虑到战损的问题,所以侯大山他们非常希望能和平解决城内敌人,以免留下遗憾。所以两个小时的时间让他们一直悬心得很。
相反,霍城的工作就容易得多,一是此地兵力也不多,二是驻守该城的团长申兆鹏本为东北义勇军出身,后来东北军入关,许多不愿意放弃抵抗的东北热血男儿,纷纷脱离东北军,组成了多支义勇军,坚持在东北地区继续抗战,直到后来全面抗战爆发,为了支援关内战事,日寇采取残酷的,毫无人道的清剿扫荡并屯联保等政策,没法立足的抗日义勇军等武装有的投降,有的战败,有的退到黑龙江以北继续坚持。
申兆鹏所在部队退守俄国境内之后,先是被解除武装,后来辗转回到国内,很快被当地军阀收编。经过多年征战,尤其是总被当地军阀用作前锋,东北军,或者后来的义勇军,坚持到现在,已经不足两万人,其中大多数被安排在迪化近郊,便于盛鬼子监控,以及随时征调,参加军阀之间的拼杀。
申兆鹏等算是侥幸,因为他出身朝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