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海州大同小异。重点是加大纵深,在沿海有利位置,部署了大量面向外海和内陆的重武器工事,唯一缺憾就是缺少海上支撑。
作为两个前出基地的后卫,临沂地区的建设也在进行。在鲁南战役之前,少年军经营蒙沂城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的是重武器工事的建设。
整个鲁东南地区,以临沂城为依托,石臼所和海州港为前出基地,形成了一个锐利的三角,共同形成了一组可进可退,互为依托的牢固防区。
但是计划实施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大规模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武器装备作为支撑,还需要大量的建设材料作为基础。为此王栋总司令很是费了不少脑筋。
好在两个海港城市有着大量的建筑材料积存,如水泥钢材等码头上的存货,足够一个月建设所用,暂时解决了施工压力。然后,在加西亚等人的努力下,动员了省城等地的多家水泥制造厂商,提供优惠政策,改建扩建原来的老式建材企业,并进行生产和扩建,预计一个月后,多数中小型厂家就能开始生产。
但是王栋甚至,留给自己的准备时间并不多,估计到五月底,华东战事结束之后,鬼子就会腾出手来,对自己所控制的区域展开大规模进攻,所以建设必须要加快。经过与加西亚等人协商,只好大规模求助外援。
正在忙于建设,经过一段时间恢复之后,第五师团鬼子,因为不甘心兵败临沂城下,所以于三月下旬,重新向临沂发起进攻,再次遭到重创后退。
三月中旬,第十师团沿津浦路南下,进攻邹县、枣庄。尤其是枣庄保卫战打得尤其惨烈。当外线阵地先后沦陷的情况下,122师川军王铭章部,少量部队困守城内,与敌人开始了血战。战斗正在危急时刻,敌人后路遭到了少年军一部猛烈进攻,损失上千人之后,只好后撤邹县,与师团部会合。
三月下旬,第五师团主力(两次进攻临沂损失了将近两万人),在得到酒井旅团支援后再次对临沂展开强攻。
为了聚歼部分日军,减轻后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