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吨的中型熔炉被缓缓移动的驳船上,至于其他大型机床等物资的下卸就容易了很多。尽管如此近似现代化设备装卸,也整整忙碌了两天一夜,才将列车卸完。
多数物资被各式船只,沿着弓尔河运进了大山里。而主要工程也随之转进山区进行。王栋一直在建设一线帮助工程人员指挥,协调,出谋划策,忙的不亦乐乎,有时候几天几夜不得合眼,身体也消瘦了很多。
因为消瘦,看上去眼睛显得更大的石头,终于累趴下了。
这天下午正在与米佩总工商量一份隧道建设图纸的时候,只觉得眼前发黑,一头向前栽去,最后的感觉是自己竟然扑在一团柔软上。
听说自己提供的各色石头是宝贝,沙河军区代司令、政委书生欣喜若狂。这些宝贝可比宝石好办多啦,打上眼子,安上炸药,一下子就是一大堆,几大马车都运不完。既然是好东西,那就赶紧的,雇佣民工开采吧。
因为算是后方,军事行动少,防御任务轻,所以,除了正常军事训练,书生将部队都用在了开采宝石和矿藏之上,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大大小小的车辆络绎不绝,先是把矿石运送到大沙河码头上,然后由沙河城造船厂生产的运输船只运送到几十里之外的一条南下支流;在经过几十里航行,转道弓尔河,继续南下逆流而上,运行百里,到达目的地新基地冶炼厂码头卸货,整个全程来回将近三百里,需要一昼夜航行。好在运输船只在持续增加,运力不断加大,所以足够供应开工后的冶炼需要。
同时,随着船厂发展,高性能机帆船、快艇也生产成功,以曹方屯为司令的水上纵队建立起来。在建立之初,曹方屯根据总司令要求,在周边沿海地区,征召了上千青壮渔民,根据军事训练大纲进行了一个多月基本素养训练,然后以船队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分工训练:从驾驶船只、航行当中的炮火、枪支射击、潜水、登陆等各种技术手段训练。
航行训练的主要线路在沙河城向西,向南一直到大清河口西北为止。主要目的是练兵